close
這「本」信中用了許多國外的例子,特別是東西德統一之後的情況,讓我想去比較思考,同一個民族是不是一定就得統一?統一後所面臨的問題,該如何尋求解決途徑?龍應台寫的這本書,運用許多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情境,讓我們瞭解東西德合併之後,所面臨的衝突與差異。之前閱讀的《南北韓,統一必亡》則用了更多經濟上的數據,來呈現東西德在統一後的所遭遇的困境,這是題外話。
這本書寫於1992年,當然現在的德國歷經十多年的磨合,想必東西雙方都對彼此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。兩德統一之際,東德幾乎是沿用了西德的體制,所謂的「好」取代了所謂的「不好」,這裡的「好」代表民主制度,其實也隱含著「強勢」,社會主義並不見得不好,只是現實的生活中難以實現,於是「實際」取代了「理想」。
現在亞洲還有兩個喊著要統一的地區,兩韓與兩岸,兩韓的優劣,很容易看得出來,兩韓領土大小差不多,然而,南韓不論是人口或是經濟上的優勢,都優於北韓,北韓唯一的長處,大概是外交上總是能「以小搏大」,搞得周邊國家,神經緊繃。
兩岸問題卻較為複雜,借鏡東西德與南北韓的經驗,得到的結論就是,這是個隨時都上得了新聞版面的議題。
我喜歡的幾段文字:
-不管是受害者或施暴者,都必須從歷史中取得教訓,否則,以色列已經證明了受害者很容易化身為施暴者,而施暴者又成為受害者。對歷史的麻木是一種病,一種危險的病。
─「費雪先生,您說──」我在小心的斟酌字眼,「您說,圍牆守衛在改朝換代之後受審判,公不公平?」
他睜大眼睛,毫不猶疑的說,「當然公平。」
「為什麼當然公平?」
「我不是自願入伍的,我是被徵去的,不當兵就得坐牢哇!那些年輕力壯的邊境守衛可都是忠黨愛國的狂熱份子,自己爭取要去的。當然,是總理命令他們開槍的沒錯,可是沒人命令他們一定得射中呀!」
這本書寫於1992年,當然現在的德國歷經十多年的磨合,想必東西雙方都對彼此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。兩德統一之際,東德幾乎是沿用了西德的體制,所謂的「好」取代了所謂的「不好」,這裡的「好」代表民主制度,其實也隱含著「強勢」,社會主義並不見得不好,只是現實的生活中難以實現,於是「實際」取代了「理想」。
現在亞洲還有兩個喊著要統一的地區,兩韓與兩岸,兩韓的優劣,很容易看得出來,兩韓領土大小差不多,然而,南韓不論是人口或是經濟上的優勢,都優於北韓,北韓唯一的長處,大概是外交上總是能「以小搏大」,搞得周邊國家,神經緊繃。
兩岸問題卻較為複雜,借鏡東西德與南北韓的經驗,得到的結論就是,這是個隨時都上得了新聞版面的議題。
我喜歡的幾段文字:
-不管是受害者或施暴者,都必須從歷史中取得教訓,否則,以色列已經證明了受害者很容易化身為施暴者,而施暴者又成為受害者。對歷史的麻木是一種病,一種危險的病。
─「費雪先生,您說──」我在小心的斟酌字眼,「您說,圍牆守衛在改朝換代之後受審判,公不公平?」
他睜大眼睛,毫不猶疑的說,「當然公平。」
「為什麼當然公平?」
「我不是自願入伍的,我是被徵去的,不當兵就得坐牢哇!那些年輕力壯的邊境守衛可都是忠黨愛國的狂熱份子,自己爭取要去的。當然,是總理命令他們開槍的沒錯,可是沒人命令他們一定得射中呀!」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